(资料图)

葛云飞故居纪念馆、东沙农耕博物馆、汤寿潜故居陈列馆、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、萧中校史纪念馆……今年,12个坐落于萧山的不同乡村,名称不一、展陈各异的展馆迎来了统一的命名——乡村博物馆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浙江省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。今年,乡村博物馆作为“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”的重要内容被列入省政府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,其中萧山共有12家入围,入围数量全市第一,全省前列。目前,萧山这12家乡村博物馆已全部获得认定,成为激发乡间文化活力、助推乡村精神共富的重要源泉。

萧山历史悠久,红色资源、名人资源丰富,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乡村历史建筑是乡村博物馆的最好载体。自2013年以来,我区共实施四轮文物维修三年行动计划,百余处文保单位、历史建筑得以重获新生。仅今年,我区就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19处文保及历史建筑的修缮。可以说,多年来的修缮为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挖掘和提炼本土历史是建设乡村博物馆的灵魂所在。从我区已建成的12家乡村博物馆来看,各个场馆不仅内容形式多样,同时饱含着当地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。如位于河上镇的萧山空军纪念馆,用数百件珍贵的抗战文物和照片,生动再现了中美两国军民携手抗敌的感人历程;位于瓜沥镇的东沙农耕博物馆,则对农耕时期东沙地区“男耕女织”的地域特色进行了充分展示……“近年来,我们通过与大专院校、文博机构、本土文史专家、名人后代等合作,深入挖掘萧山五大文化,对各地历史名人资源进行系统研究,开展美丽乡村口述历史调研,为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不少学术上的支持。”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同时,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过程中,区文旅局围绕乡村博物馆建设成立自查小组,对照《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》,指导相关镇街进行标准化改建提升,并定期对各个展馆的基础设施、展陈逻辑、藏品数量、导览服务、消防安防日常监管等内容开展检查和规范整改,加速项目推进,确保按期完成民生实事任务。

建设乡村博物馆,除了作为乡村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之外,也承载着推动乡村精神共富的重任。区文旅局结合各乡村博物馆特色,探索出一条以“展馆经济”助推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。将乡村博物馆与辖区内的景点、农庄等串珠成链,打造了宋韵之旅、巾帼旅游线路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,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,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。同时,创新推出“乡村博物馆+研学旅行”模式,打造三条红色研学线路、宋韵欢潭研学基地、萧山“农耕农趣”研学基地等,使乡村博物馆成为美丽乡村的助力点和群众精神共富的体验地。

下一步,区文旅局将在原有基础上,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乡村博物馆的长效运营机制,进一步发挥乡村博物馆的价值,将其打造成为一道乡村独特的风景线。

标签: 历史建筑 美丽乡村